机械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及工程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导论、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数控机床与编程、智能制造生产管理(MES/ERP)、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实践、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践、机制工艺规程设计实践、机械工程综合实践等。
就业领域:在机械工程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制造、智能装备及微电子装备制造、通用机械制造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与设计、精密加工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技术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多领域的工程技术岗位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先进制造行业从事产品及工艺的技术开发、模具装备的设计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塑性成形原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注塑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注塑成形数值模拟、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学、材料成型综合实践、增材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等。
就业领域: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行业,从事关键零部件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装备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等技术岗位工作,就业岗位如飞机装备设计制造工程师、芯片制造设备工程师、汽车零部件设计工程师、船舶装备成形工艺工程师、CAE仿真分析工程师等。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掌握机械设计、电气设计、控制检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机械电子或智能制造等相关行业,特别是数控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从事现代机电产品或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智能机电装备的装调维修、系统集成、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程序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机床电气与PLC控制、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生产管理(MES/ERP)、机电传动控制等。
就业领域:在机械电子工程及智能制造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生产制造、智能检测,过程控制、管理与维护、技术支持及经营销售等工作。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发展规划对智能制造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从事智能机电系统设计、制造与系统集成,在智能化工厂从事运行管理,智能装备装调、应用和维护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嵌入式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PLC)、数控机床与编程、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工业机器人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智能制造生产管理(MES/ERP)、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实践、PLC技术应用实践、智能工厂生产实习、智能制造综合实践等。
就业领域: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从事智能机电系统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在智能化工厂从事运行管理,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装调、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工业工程(工程教育试点班)(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具备扎实的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够采用系统分析、规划、优化、设计、控制和评价等方法解决制造业等工业领域的系统效率、质量、成本及环境友好等管理及工程综合性问题,适应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人因工程、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等。
就业领域:在各类工程领域中的现代企业和各种服务机构中,从事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与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制本科/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以及制造业行业背景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实施和运维的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信息技术或制造型企业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和决策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全英文)、会计学原理、应用统计学、运筹学、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全英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工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实践等。
就业领域:在各类企事业及党政机关、智能制造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营及管理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工程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应用创新能力,能在装备智能化相关领域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电机及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嵌入式系统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专业综合设计等。
就业领域: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维护、智能系统集成技术研发、技术项目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教育试点班)(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现代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智能制造相关工业领域从事现代仪器与检测设备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课程涵盖了光学、电学、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机械、信息科技、机器人等多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测控技术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基础、工程光学、智能仪器技术、程序设计、项目管理、光电传感与检测、虚拟仪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PLC原理及应用、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等。
就业领域:在智能制造、汽车、信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从事检测、测量、控制、仪器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技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知识,能在汽车制造和交通运输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工艺设计、试验与检测、生产组织和管理、汽车营销等工作,具有一定专场的“宽口径、重实践、能创新”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CAD基础、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器设备、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构造实习、汽车制造技术综合实践、汽车生产过程控制等。
就业领域:在整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厂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及管理等工作。